“疫路”守正創新
思維點亮成長
——西安市雁塔區第一中學人文學科組
線上課歷史創新作業設計側記
猝不及防的疫情讓我們回到了云端學習狀態,雖然隔著屏幕,但教師教書育人的熱情和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卻是無法阻隔的。
歷史是一門需要大量記憶的科目,大部分學生對死記硬背深惡痛絕,可歷史學科理性客觀的特點決定了對一些基礎知識的記憶又是必須的。加之在線課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知識教授有效性較低的現象。如何讓枯燥的內容不枯燥?內容沒有辦法改,那我們能改的就是形式。如何以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呈現,變枯燥為鮮活,化呆板為靈動?
為了在疫情期間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實效性,有效強化歷史知識鞏固記憶,激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培養學生創造力,我校歷史教師針對在線課期間的教授內容設計了歷史創新作業:請學生們以歷史知識背誦清單為基礎,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自主設計“集知識性與藝術性一體”的思維導圖。為了讓學生們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和知識建構,本次作業給學生留的提交時間比以往時間寬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你們了解中國古代的青銅文化嗎?你們都會寫甲骨文嗎?青銅器反映了中國商周時期高度發達的文明,它可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名片之一啊。甲骨文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它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青銅器和甲骨文都是我們先祖們創造的燦爛文明。那么孩子們是怎么用思維詮釋《青銅器與甲骨文》這一課的呢?
01
青銅器與甲骨文
初中階段是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發展的過渡階段,是學生學科概念建立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從課堂上的知識出發,增強學生知識構建能力。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一種可以有效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圖形工具,它以圖文并茂的方式,把中心主題與各級內容的關系以及層級簡單有效的表現出來。思維導圖發散性的特點能增強記憶,并帶來清晰的思維方式,對歷史知識體系的形成和提取大有裨益。
燦爛的青銅文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國都從鎬京東遷洛邑,中國歷史從此進入東周時期。東周前期被稱為春秋時期。這一時期,社會發生了哪些變化?周王室與諸侯國的關系如何?讓我們看看孩子們怎么用筆尖流動的文字和色彩詮釋。
02
春秋
“七雄戈戟亂如麻,四海無人得坐家?!碧瞥娙撕谠伿吩姟读魃场分羞@樣描述了戰國時期,這一時期戰爭連綿,干戈不息,社會經歷了巨大的變革。當時的政治局面是怎樣的?出現了什么重大變革?來看看孩子們怎么用集藝術性與智慧性一體的思維導圖來向我們展示這段激蕩變革的歷史。
03
戰國
由于篇幅有限,文中僅是本次學生作業的部分展示,本次創新作業學生們的作品真的各有千秋,難分伯仲。
布魯納指出,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兩者之間的對話,這是教育的基礎,教育的語言不應該只是教師單方面的傳授,需要給學生時間來接收這個傳授并作出反饋,需要給學生的發展創造機會,教師不能害怕學生觀點的不一致,只有在教師和學生的雙向對話中教育才能達到更高一層的境界。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本次創新作業試圖在線上課期間就如何強化歷史知識鞏固和引導學生建構知識方面做出一次嘗試。畫歷史知識思維導圖能夠將知識體系化、情境化,能夠幫助學生在梳理知識的過程中構建歷史知識體系,而將繪畫和歷史知識相結合、集藝術性和知識性與一體的思維導圖,是一個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體系的好方法。不僅加強了知識鞏固,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本次創新作業,學生們找到了知識建構的樂趣,在作業中,將一些“有意義”而學生“沒有興趣的問題”以有趣的方式躍然紙上,初步達到了本次作業的目的,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希望通過創新作業設計,助力歷史學習,培養孩子創造力,讓歷史文化滋養學子成長,浸潤學子心靈!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咀ⅲ悍沧⒚鳌皝碓矗篨XX(非西安中考網 xazgk.com)”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xazgknews@163.com】